在乳品、飲料、生物制藥等領域的研發與小試生產中,實驗室管式超高溫殺菌機是確保產品微生物安全、延長保質期的核心設備。它通過在短時間內將物料加熱至135–150℃,并迅速冷卻,實現商業無菌,同時大限度保留營養與風味。為保障殺菌效果與操作安全,實驗室管式超高溫殺菌機必須遵循規范的操作流程。

1、系統預殺菌(SIP)
關閉物料進出閥,開啟水或蒸汽循環。啟動水泵,使水在系統內循環,排出空氣。逐步升溫至121℃以上,保持15–30分鐘,對殺菌段、保溫管、冷卻段及管路進行在線滅菌,確保系統內部無菌狀態。滅菌完成后,用無菌水沖洗降溫至工藝溫度。
2、進料與參數設定
將物料管道連接至料桶,開啟進料泵。在控制面板上設定關鍵工藝參數:
殺菌溫度:通常135–150℃(根據產品要求)。
保溫時間:一般2–5秒(由保溫管長度和流速決定)。
流量控制:調節柱塞泵或齒輪泵轉速,確保物料在高溫區停留時間準確。
冷卻溫度:設定出料溫度(如4–30℃)。
3、啟動殺菌循環
確認無菌水已排盡,切換至物料循環。啟動進料泵,物料進入預熱段,經蒸汽直接或間接加熱至目標溫度,進入保溫管完成殺菌,再經冷卻段迅速降溫。通過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控各點溫度,確保殺菌強度(F0值)達標。
4、運行監控與取樣
全程觀察壓力、溫度、流量是否穩定,有無異常報警。在穩定運行后,于無菌條件下取樣,進行微生物檢測與理化分析,驗證殺菌效果。避免頻繁啟停,防止熱沖擊損傷設備。
5、停機與清洗(CIP)
處理完畢后,先用清水沖洗系統,排空物料。然后進行在線清洗,使用堿液(如1–2% NaOH)循環清洗,去除蛋白質與脂肪殘留;再用酸液(如1%硝酸)去除礦物質沉積;用無菌水沖洗至中性。清洗后可排空或充入消毒液保存。